志行学院

NUDGING ACADEMY

椎体成形术后肺栓塞的影像学解析

椎体成形



骨折或病变的椎体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,以恢复椎体形态。但注入椎体内的骨水泥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进入到静脉系统内,导致肺栓塞。现结合宾夕法尼亚大学影像科的 Duke Duncan 医生在 auntminnie 上发布的病例来对该病进行介绍。



骨水泥渗漏后,可因注入时的压力进入椎体中央静脉,然后弥散进入邻近血管,常常是栓塞椎旁静脉丛,一般大多数椎旁静脉丛的栓塞不会给患者带来不适,然而当栓子足够大时可能导致压迫、灼伤脊髓和(或)神经根,栓塞血管,导致椎体的缺血坏死。椎体后壁基底静脉孔是骨水泥渗漏的常见通道之一,并由此可能渗漏的骨水泥进入周围静脉,以引起肺栓塞最为严重。实例如下:


病史:


71 岁女性,近期心脏术后咳嗽。


影像学检查及发现


丨图1


图 1 为胸部正位片,可见右肺上叶纤维灶(红色箭头),左膈面抬高(黄色箭头)和胸骨金属缝线影(绿色箭头)


丨图2


图 2 为胸片侧位,可见多个胸椎椎体内见骨水泥影(红色箭头),骨水泥进入到椎旁静脉内(黄色箭头)


丨图3


图 3 为 CT 骨窗,胸椎椎体内见骨水泥影(红色箭头),椎旁静脉及肺动脉分支内见高密度影,即骨水泥(黄色箭头)


丨图4


图 4 为 CT 骨窗,肺动脉分支内见高密度影,即骨水泥(红色箭头)


影像学发现平片:右肺上叶条索影,左膈面抬高。侧位片见部分胸椎内骨水泥影。胸骨见金属缝线影。 CT:示肺动脉分支内见高密度影。重塑胸椎水平骨窗示骨水泥溢出并进入邻近的椎旁静脉。


诊断骨水泥肺动脉栓塞


鉴别诊断慢性肺动脉栓子钙化、动脉内置物破裂致肺动脉栓塞、骨水泥栓塞肺动脉、骨肉瘤栓。



影像学表现

平片:平片示肺动脉分支内高密度分支结构影。 CT:肺动脉分支内高密度影,CT 值高于 100 Hu。 常规血管造影:可表现为肺动脉分支突然截断。


讨论

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(Polymethylmethacrylate cement ,PMMA)是一种丙烯酸粘固剂,广泛应用于经皮椎体成形术中。PMMA 注入骨折或病变的椎体中,可以恢复椎体形态,增强椎体硬度。但是,PMMA 注入过多、忽略了静脉通路或少见的血管分流可能导致 PMMA 进入静脉系统内。PMMA 在混合后逐渐硬化。在 PMMA 尚未达到一定粘稠度时即进行注射会增加栓塞的风险。骨水泥可进入椎旁静脉和椎体静脉内。


PMMA 注入后发生栓塞的几率约为 5%~25%。椎体后凸成形术和椎体成形术导致骨水泥肺动脉栓塞几率无差异。少数病例并没有发现确切的风险因素。


骨水泥在临床中应用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:渗漏。①骨水泥沿着骨折裂隙渗漏到椎管、椎体间隙(含椎间盘)、椎体前缘等;②骨水泥渗漏入血管;③骨水泥渗漏到椎旁组织;④沿穿刺针道渗漏。


大多数渗漏不会引起并发症,但是只要发生并发症往往是非常严重的。穿刺位置的不准确、多次反复穿刺、椎体壁的破坏等是最常见的渗漏原因。


目前,多数临床医生倾向于在骨水泥拔丝期(或牙膏期)时注入骨水泥,认为可减少骨水泥的渗漏。Baroud等的实验研究显示:骨水泥在牙膏状时期且呈面团状时,注入骨水泥没有出现渗漏的病例,而且指出骨水泥的注射剂量越大、渗漏的风险就越大,然而理论上是更为稀薄的骨水泥进入椎体弥散的范围更大,其生物力学效果更显著,但是使骨水泥渗漏的危险性增大,因此也不能因为强调椎体的生物力学,而过度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。


尽管存在骨水泥向椎管内渗漏的可能,但也有相关报道椎管内渗漏的发生率极低,这可能与操作者的手术技巧有关,但不能作为手术成功的标志。尽管骨水泥致肺栓塞的可能性小,但临床中确有不少报道,如任振义等发现1例经皮腰椎成形术后骨水泥肺栓塞,因此值得临床医师的警惕。

 

丨欧固™Eurofix vtp脊柱骨水泥